愛惜光陰 張潔萍
過了中秋,很快就是重陽,跟著又到冬至、聖誕,之後新的一年開始,時間過得真快,在不知不覺間從身邊溜走了。如果人生有七十年的話,如何充實地運用時間,委實是項有趣的研究。曾看過一個把人生要作的項目做個統計的調查,看人是怎樣運用時間的,好作為值得反省的數據。統計是以人一生七十年為基數,在七十年裡︰
吃飯用膳佔了整整6年時光,睡眠佔23年,工作佔14年,內務梳洗佔5年,病3年,步行5年,餘下的活動如電視娛樂花上8年歲月,打電話1年,閒談4年半,照鏡約3個月(女孩子花上更多時間),而無目的地遊逛亦用上3年時間。
以上的資料,不管你同意與否,或有所質疑,但確實令人對時間的運用,有一再反思的必要,反思「如何對待神給我們的光陰」?
有人說:「世上有兩件事情是最公平的,一是死亡,二是時間。」每人每天只有廿四小時,不多不少。自古至今,也聽到很多關於「愛惜光陰」的勸勉,如:「一寸光陰一寸金」、「時間就是生命」等,中國近代思想家及寫作家魯迅先生也曾說:「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,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。」可見愛惜光陰的重要性。
聖經中也有愛惜光陰的教訓,以弗所書5章16-17節說:「要愛惜光陰,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。不要作糊塗人,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。」「愛惜」原文有「贖回」和「全部買下」的含意:
贖回:表示曾經虛耗、浪費某些東西,現在想要贖回來,那就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代價。
全部買下:表示這些東西對你而言太重要了,以致於你可以不計代價將他們全部買下來歸自己所有。
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代中,無疑很多事情我們可以做,但真正有價值、有意義的事情是甚麼呢?我們要「救贖」時間回來,為要作討主喜悅的事情。人生苦短,我們實在要將寶貴的光陰,用於「有益的事情」上,勿浪費於「無謂的事情」上。至於甚麼是「有益」?甚麼是「無謂」?那就要看你個人的選擇,人通常以最重要的事放於首位,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甚麼?怎樣才算愛惜光陰呢?才算是「把握現在」?
在「現在」之前,是「過去」;在「現在」之後是「未來」。過去的一切,都已過去,無法追回;未來的一切,無法捉摸。惟有「現在」是可以實實在在把握得住的。現在做的一切,就是將來的結果,請不要用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來追念「過去」和幻想「將來」!好好掌握現在,努力以真理裝備生命,實習真理,生命定會結實且豐盛,作糊塗人的機會大減,並且容易明白神的旨意如何。但願我們遵守聖經的教訓,將生命餘下來的時間,盡用於神所喜悅的事上。